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河北省工业概况 > 新闻详情

河北省工业概览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9日    来源:办公室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建材、纺织服装等七大主导产业长足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省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工业强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省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1、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2015年,全部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6万亿元,是2010年的1.32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95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12万亿元,是2010年的1.47倍;上缴税金1486.6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36.7%;实现利润2181.4亿元。装备、纺织、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为13.9%、11.4%、9.2%和9.1%,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速。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8.6%,比2010年提高9.3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563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49.4%,年均增长22.9%,其中技术改造累计完成投资34952亿元,年均增长29.1%。

2、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5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3.7%,比2010年提高6.5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省工业发展的第一引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6%,比2010年提高6.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7.9%,比2010年下降11.3个百分点。超千亿元基地园区达到9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达到82个,县域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70%,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到45家。钢材产量持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高速动车走出国门,SUV汽车、轻型汽车轮毂产量全国第一,盾构机、桥梁设备、54矿用高强度圆环链钢等一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医药制造业居国内第一方阵。光伏产业规模与水平位居全国第二位,液晶显示材料、显示玻璃基板及设备等打破国外垄断,中国联通、华为技术、润泽科技等一批企业入驻廊坊大数据基地,已具备8万台服务器的服务能力,阿里巴巴云基地、秦皇岛数谷、承德数据产业园区加快建设。

3、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0.59%,研发机构覆盖率6.7%,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0.78%,比2010年提高0.23个百分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481、231、123和105家,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分别达到168、86和28个。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28家,是2010年的3.3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9万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分别达到122和89家。104家对标示范企业创造了962项行业第一、唯一。实现创新成果2.6万项,累计开发省级重点工业新产品4327项,其中77%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产业协同发展取得较大进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升级转移规划(2015-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京津冀三地政府联合举办产业对接活动,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正定新区、北戴河新区等承接产业转移平台蓄势待发,50家京津生物医药企业入驻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北汽黄骅一期10万辆整车、北京威克多河北格雷服装创意产业园建成投产,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天铁循环经济产业园、北京现代第四工厂、北京福田、首农集团三元乳粉、天津天士力集团中医药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建设顺利,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园、石家庄卫星导航产业园、大唐电信卫星导航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5、两化融合水平明显提升

坚持从企业、行业、区域、环境等层面整体推动两化融合,培育国家级示范企业10个,居全国第三,省级两化融合重点企业711家,建设行业或产业集群信息平台176个,唐山暨曹妃甸首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和安平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在全国率先发布覆盖20个行业或领域的两化融合实施指南,组织各类大型宣传培训活动近180次,培训人员近3万人。全省两化融合总指数由2010年的48.43提高到2015年的67.05,实现了由低于全国平均指数4.3点到高于全国平均指数1个点的快速发展。

6、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深入推进“6643”工程,通过消化、转移、整合、淘汰“四个一批”,累计压减炼铁产能3391万吨、炼钢4106万吨、水泥6231万吨、平板玻璃3717万重量箱。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64吨标准煤/万元,比2010年下降33.6%;2014年,工业主要污染物COD排放为15.14万吨,氨氮化物为91.8万吨,分别比2010年降低20.7%和21.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7.5立方米/万元,比2010年降低30.5%。

“十三五”期间,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战略,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打造河北工业升级版,建设制造强省,为河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力争到2020年,我省工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基本形成,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取得突破。做强钢铁产业,把装备、钢铁、石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万亿元支柱,产业布局集约集聚,基本建成全国新型工业化重要基地和华北现代制造业基地,与京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万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增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

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2万元/人。工业增加值率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2.5。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0%以上。工业类品牌产品动态保持在1000项以上。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整体跨上中高端水平,传统工业提档升级取得重大进展,装备制造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先进制造业比重大幅提升。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均达到25%以上。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建立科技研发机构,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35%,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13%,达到10000件左右。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到40家以上。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两化融合大幅提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5%,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2%。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水平得到提升,智能制造比重有较大提高。

绿色发展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23%,工业节能减排降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按期完成国家下达的化解过剩产能任务。


相关新闻

处室子站
省纪委驻工业和信息化厅纪检组
举报电话(传真):0311-87800465
举报邮箱:jijianzu@ii.gov.cn
举报地址:石家庄市和平西路402号
邮编:050071